用户名
密码
说明:注册并填写您的真实信息,能够帮助医生跟踪了解您的病情,并对预防和治疗提供更有效的建议

hi
清理了 垃圾留言, 升级了验证码规则。
大家好
大家好,祝节日快乐
朱叔叔,您好!张璞
各位同仁: 我新創作了一个电视剧夲在我个人博客上http://blog.sina.com.cn/zhushi1948 .如有意拍摄者可与我联系. 成都市第-人民医院 朱 轼主任医师联系方式 zhushi48@tom.com
大家好
各位同道.同学;你们好' 近来网站管理系统有错,无法上传文章,请大家见谅. 朱 轼 6.29
大家好
>>我要留言<<
您所在的位置->心血管疾病->详细内容
怎样做好冠心病的防治
发布日期:2007-11-16     信息来源:     作者:张君戎    浏览次数: 7741 次

《怎样做好冠心病的防治(二十五)》 ——冠心病患者需要做那些心脏检查 如果你患了冠心病,医生会对你的病情作进一步了解,以及对治疗作出安排,需要做一些心脏检查。主要包括常规心电图、连续监测心电图、运动负荷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运动发射性核元素心肌灌注显影和心室造影等检查。 常规心电图: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绝大多数病人可有心肌缺血的改变。 连续监测心电图:这项检查往往能及时捕捉到,心绞痛发作时的心电图改变。 运动负荷心电图:往往是心绞痛发作不典型、常规心电图无异常、临床诊断不明确时,可采用此项检查。如果在运动中发生胸痛、血压下降、心电图有缺血改变等,即可诊断运动试验阳性。 冠状动脉造影:是确诊冠心病最可靠的检查手段,如果有条件应常规进行这项检查,它能显示患者心脏心肌病变的部位、范围和程度。 运动发射性核元素心肌灌注显影和心室造影检查:在运动诱发心肌缺血时,缺血区可出现灌注稀疏或缺损。若发生心肌梗塞,斑痕部位静息时也显示灌注稀疏或缺损,并且灌注缺损区持续存在等。 此外,,遇到疑似病例和冠心病的心肌梗塞病人,还应常规作血清酶等检查,以便迅速确诊治疗,减少心绞痛、心肌梗塞的病死率。(张君戎) -------------------------------------------------------------------------------- 姓名:张君戎时间:2007-11-27 邮件: 《怎样做好冠心病的防治(二十四)》 ——休身养性预防冠心病发作 在现实的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当争执中的双方,突然其中的一方会说不出话来,用手捂着前胸、倒在地上、不省人事……这往往是由于患者情绪激动,发生了冠心病发作的悲剧。 研究表明:当人类出现焦虑、紧张、愤怒、烦恼等不良情绪,都会引起人体血液中激素的大量增加,导致心跳增快、血压升高、呼吸加速、肌肉紧张、血管收缩等一系列表现。还可引起心脏心肌供血不足,会出现胸闷、心悸、头昏等症状,严重时会发生冠状动脉痉挛和阻塞,从而导致冠心病发作(如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等),甚至发生心脏猝死。 人们通常把心脏称为焦虑的专门器官,情绪与冠心病的发作有密切关系。据统计:有30%-60%的心肌梗塞病例都有发作诱因可寻,其中最常见的诱因是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等。在临床中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常常重视采取药物治疗等,但是却忽视了对患者精神的调养,所以还要引导冠心病患者,尽量自我解脱一些烦恼,恬静愉快的情绪,往往是预防冠心病发作的良药! 在日常的生活中,谁也不能保证不会遭遇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等。当人们冲动时会心潮起伏、血压猛然上升,似乎有一种心脏都快要撑破的感觉,这种状态医学上称为精神痉挛。人类有自己发泄情感的出路,哭就是其中的方法之一,哭能缓解血管的紧张,避免不必要的心痛。研究表明:当人类发生生气和愤怒等情况时,对心脑血管等器官的危害亦加大,不良情绪会让心脏受到伤害,为了保证心脏的健康,人们可以用哭泣来释放心中的压力和缓解不良情绪。 总之,对冠心病患者和一些老年人,千万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心态,从而达到预防冠心病和减少冠心病发作的机会。(张君戎) -------------------------------------------------------------------------------- 姓名:张君戎时间:2007-11-26 邮件: 《怎样做好冠心病的防治(二十三)》 ——防治冠心病服用降血脂药物有讲究 据报道:冠心病患者若单独采用控制饮食和运动疗法,仅仅可以使7%-9%患者的总胆固醇下降。对一些冠心病患者,如果采用改善生活方式2-3个月后,总胆固醇降低仍然不理想时,还是需要服用降血脂药物,尤其是那些总胆固醇升高明显或冠心病、糖尿病等患者。可以采用改善生活方式和服用降血脂药物同时进行,这样做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研究表明:目前临床上应用的降血脂药物,都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往往对肝脏的损害等,也都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但是我们在使用降血脂药物的过程中,仍然需要患者定期检查肝功能。如果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可以继续服用降血脂药物,但要注意复查和监测。如果转氨酶超过正常最高值3倍,应减少降血脂药物的剂量或停药。 人们服用降血脂药物一段时间后,胆固醇会降到正常水平,此时千万不要随便停药或换药。因为只有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长期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才能有效预防动脉血管壁上的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以及防止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 此外,通常人们使用的鱼油和降血脂保健品等,主要作用是增加不饱和脂肪酸,仅仅只有降低甘油三酯的作用,但是对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不明显。关于中药的降血脂效果,目前还缺乏临床医学研究证实,一些中药也含有降血脂的成分,但是患者在服用中药的同时,一定要检测血脂的达标情况,如果效果不佳应及时向医生咨询,或者换用有效的降血脂药物。(张君戎) -------------------------------------------------------------------------------- 姓名:张君戎时间:2007-11-24 邮件: 《怎样做好冠心病的防治(二十二)》 ——防治冠心病食疗有讲究 调查发现冠心病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隐性病人占到了1/3,已经成为了威胁生命的第一杀手,全国用于治疗冠心病的费用高达数千亿元,药物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五年前上升了43%,直接引发的死亡人数达670万人。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宫廷贵族就有了食医的记载。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文物中,也有关于饮食疗法的医简。特别是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了很多食疗的方法。可惜的是由于近代西医的传入,人们对传统的食疗渐忘渐远。 近几年,随着西药毒副作用的不断增多,中医药工作者开始重视研究传统的中医疗法。从最新的中药研究发现,饮食疗法是完全可以防治冠心病的。据多部中药典籍记载:黑木耳素有血管清道夫的美誉,现代科学研究还发现,黑木耳有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降低血液粘稠度、软化血管等作用,从而达到防治冠心病等目的。 其它平时还可多食,如含维生素A的绿色蔬菜、鱼肝油、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豆类、黑米、菠菜,含维生素E的牛奶,含钙的小鱼、紫菜等食物,都对心脑血管疾病很有好处。 此外,亦可常吃一些药膳:1.葛根粥:葛根粉30g、粳米100g,煮粥早晚或上下午温热分食,除防治心绞痛外,亦可防治高血压。2.薤白粥:薤白10~15g(鲜者30~35g)、粳米100g,煮粥早晚温热分服。3.山楂糖水:山楂片15~30g煎汤去渣加糖适量,亦可与荷叶同煎水代茶饮。除防治心绞痛外,亦可防治高血压、高脂血症等。4.干姜粥:干姜、良姜各15g、粳米250g,煮粥早晚温热服食。5.丹参酒:丹参30g、白酒500g,浸泡每次饭前饮服10ml每日2~3次。(张君戎) -------------------------------------------------------------------------------- 姓名:张君戎时间:2007-11-23 邮件: 《怎样做好冠心病的防治(二十一)》 ——冠心病冬季防治讲究多 目前正值冬季,适逢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好发时期,尤其是容易引起冠心病的心绞痛和心肌梗塞发作。所以对于老年人和冠心病的患者,在这个寒冷的冬季里,一定要注意考虑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做每一件事情都需要量力而行。 在冬季气温较低,而且室内外温差非常大,尤其是寒潮来临时,最容易造成人体的冠状动脉痉挛和心肌缺血等,可能引起冠心病心绞痛或心肌梗塞的发作,甚至发生心脏猝死。 研究表明:在摄氏零度以下的低气温,往往是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的危险诱因。寒冷刺激可使人体全身的动脉血管收缩,反射性引起冠状动脉的收缩和痉挛,会影响心脏的心肌供血。另一方面由于寒冷的刺激,还使体内的肾上腺素、儿茶酚胺等物质分泌增加,可使心脏负担加重。而且寒冷使血液粘度也会增高,非常容易促使血小板聚集和血管血栓形成。这些情况都可能导致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的发生,从而影响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甚至还会危及生命。 因此,在寒冷的冬季里,对冠心病患者和一些老年人,做好自我保健是非常重要的,具体的方法是:1.注意做好保暖尤其是胸部的保暖,适当穿戴暖和一些,室温以18-20度为宜。2.冬季要尽量避免外出旅游,即使要外出也应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如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硝苯地平等,并且注意标明存放处,以便自己和他人拿取急用。3.要保持一个好的心境,如情绪乐观、睡眠充足、休息好、不过劳等。4.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和打太极拳等。5.遵照医嘱按时服药,如果病情有变化应及时就医,以避免发生意外。(张君戎) 《怎样做好冠心病的防治(二十)》 ——多管齐下防治冠心病 据报道在冠心病的患者中,绝大多数发生心肌梗塞的危险因素,主要有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若控制好这些疾病的危险因素,就可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从而对于减少心肌梗塞的发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要降低冠心病、脑梗塞等疾病的危险性,必须要纠正脂代谢紊乱。在血脂异常比较轻时,主要是限制饮食中脂肪的摄入。如果血脂异常比较严重,就必须使用降血脂药物治疗。至于使用何种药物、剂量多少等,这得由有经验的医生根据每个病人具体情况而定。研究表明:在临床中经过纠正血脂异常后,都能大大减少冠心病和脑中风等疾病的危险性。 冠心病患者除了血脂情况以外,还有一个危险因素就是血压。如果血压升高对冠心病的危害非常大,当然也有可能因为动脉硬化的病变,才导致了高血压等,两者的关系错综复杂。但是不管怎么说,凡是有高血压及血脂异常的患者,都应该同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研究表明: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的患者,经过降血压、降血脂等治疗,可使发生心肌梗塞的危险下降48%,并使发生脑中风的危险下降36%。这说明重视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等,双管齐下比单一的治疗,效果更加突出。 再说说糖尿病就是冠心病,作为一种临床学科的新理念,正逐渐在国内外叫响。因为当糖尿病患者和临床医生倍加关注的,往往是疾病对眼睛和肾脏等并发症损害时,却有80%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发生冠心病而死亡。所以临床医生和冠心病的患者,一定要重视多重危险因素的防治,冠心病的患者可能同时有糖尿病、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等,单一的治疗是不能解决问题的。研究表明:对糖尿病的患者若只控制血糖,仅仅可能减少眼睛和肾脏的并发症,而对威胁生命的冠心病和脑中风却没有减少。 因此,在冠心病的防治中,只有多管齐下控制好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才能有效的防治好冠心病,减少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张君戎) 619 张君戎 2007-11-20 0 《怎样做好冠心病的防治(十九)》 ——防治冠心病服用硝酸酯类药物有讲究 硝酸酯类药物,是目前治疗冠心病(如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的行之有效药物之一。在临床中常用的有:三硝基异三梨酯(硝酸甘油)、二硝酸异三梨酯(消心痛)、单硝基异三梨酯(如长效异乐定、德脉宁、鲁南欣康等)。这些药有多种剂型,如舌下含片、口服片、喷雾剂、外用贴剂、针剂等。 硝酸甘油:主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是终止发作的常用自备急救药品。硝酸甘油片不能吞服,而要放在舌下含服,这是因为吞服的硝酸甘油在吸收过程中,必须通过肝脏绝大部分的硝酸甘油被灭活,而使药效大大降低。我们每个人的舌下面有非常丰富的血管,硝酸甘油易于溶化,当把它含于舌下时,溶化了的药物就能直接入血,因此不但起效快,而且药效也不会降低。还有硝酸甘油的味稍甜、有刺激性,所以合格的硝酸甘油不但应溶化得快,而且含在舌下有烧灼感,这也是药物有效的标志之一。 消心痛:最好的用药途经是静脉输液,主要在医院门诊观察或住院期间使用。如果患者在心绞痛发作时没有硝酸甘油,也可舌下含服消心痛片缓解症状。消心痛片由于价格较廉,往往也是预防冠心病发作的常用药物。 冠心病患者日常预防或治疗心肌缺血等,最好选择长效异乐定、德脉宁、鲁南欣康等缓释口服药物。硝酸酯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痛、脸红和低血压等,一些患者在1-2周内会逐渐适应,也可采用从小剂量开始,再逐渐增加用药量的方法来解决。对老年人患者,首次用药后可平躺一会儿,以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张君戎) 618 张君戎 2007-11-19 0 《怎样做好冠心病的防治(十八)》 ——防治冠心病服用阿司匹林有讲究 众所周知,冠心病患者若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明显降低冠心病的并发症和病死率。目前许多国家均将阿司匹林药物,列为冠心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基本用药,并且建议患者长期或终身服药。 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或发生冠心病危险性较高的人群,每日服用75-100毫克的阿司匹林是最佳剂量。这个剂量在预防心肌梗塞和脑梗塞方面与大剂量阿司匹林的作用基本相同,而低于75毫克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了。 在临床中冠心病等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有以下安全要求:1.服药前应全面检查身体状况,包括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等,一旦有禁忌症则不可服用。2.凡是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服药期间应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情况,若皮肤出现淤点淤斑、口腔鼻腔经常出血、烧心感觉或解黑大便等现象,均应考虑是否为阿司匹林所致。3.服药期间最好定期复查血常规、血小板、尿常规等,如果一旦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或蛋白尿和管型尿等,均应停用阿司匹林并且及时就医诊治。4.对于不稳定粥样硬化斑块(主要是冠心病的心绞痛等)的患者,单用阿司匹林是不够的,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联合运用其它药物(如降脂药、血管扩张药、溶栓药等)。5.据报道服用阿司匹林的冠心病患者,若突然停用阿司匹林将会增加危险,引起撤药相关的冠心病发作等。 此外,对服用阿司匹林的女性患者,月经期间应适当调整阿司匹林的用量,以减少出血。对服药的其他患者,若要进行牙科处理或外科手术时,应请心内科医生评估:是否用与停用阿司匹林的风险后,再决定做手术治疗。(张君戎) 姓名:张君戎时间:2007-11-16 邮件: 《怎样做好冠心病的防治(十七)》 ——弄清酷似冠心病的其它疾病 据报道,在医院门诊被当作冠心病长期接受治疗的患者,可能有不少是误诊的。这种情况的确大量存在于许多医院,面对酷似冠心病的临床表现,有一些病人被诊断为冠心病,往往会造成误诊误治。 心脏神经官能症:尤其是中年或更年期女性多见,表现为胸闷、胸痛等,胸痛多呈一点、一线、一片或前胸后背对称性的疼痛,持续几小时甚至一整天,长出气会感到舒服。常常伴有心烦、心悸、出汗和失眠等症状,到室外或打开窗户才感到舒服。发作与情绪紧张、精神压力大等因素有关。心电图检查往往无异常,含服硝酸甘油无效。 食管裂孔疝:疼痛位于胸骨后,往往饱餐后坐位或卧位时容易发作,胸痛酷似冠心病的心绞痛。但少餐或餐后立位、行走可消除疼痛发作。做内窥镜检查或食道钡餐检查可明确诊断。 胃肠疾病:疼痛位于胸骨后,若伴有烧心、反酸等症状,多为上消化道疾病,如返流性食管炎、食管痉挛、贲门痉挛等。如果临床表现为上腹痛的,多与胆囊炎、胆石症、消化性溃疡、急性胰腺炎等疾病有关,不要与冠心病的心绞痛相混淆,应注意鉴别。 此外,如胸闷、气紧、咳嗽等症状,多为肺部疾病,如肺炎、肺栓塞等,可通过症状、体征、化验和胸部照片等检查,来明确诊断。有前胸刺痛症状的,多为胸壁的疾病,如肋软骨炎、胸壁神经病变、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炎等疾病。有心律失常和/或头晕等症状的,可能是颈椎病或胸椎骨质增生等疾病,可通过症状、体征和照片来加以区别。 总之,冠心病与其它疾病的诊断,最重要的鉴别手段是:做心电图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张君戎) -------------------------------------------------------------------------------- 姓名:张君戎时间:2007-11-15 邮件: 《怎样做好冠心病的防治(十六)》 ——没有胸痛的冠心病更危险 据调查统计,从14个国家因急性冠心病发作,住院的2万多名患者中得出结论:有8%的患者没有胸痛症状,其中又以老年人、妇女和糖尿病等患者居多。他们在最初入院时,有25%的患者由于无胸痛症状而被误诊,而有胸痛症状的患者误诊却很少(仅有2%)。 研究表明,那些没有胸痛表现的冠心病患者,往往在治疗中会被忽视,住院时治疗的力度也不够,出院后医生也较少给他们开一些巩固疗效和预防的药物(如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等)。并且还发现这两种情况的冠心病患者,发生死亡的差异很大,没有胸痛症状的患者死亡率为13%,而有胸痛表现的患者只有4%。虽然他们的死亡率,与患者发病前的健康状况有关,但是那些相对松懈的治疗措施,很可能是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 笔者认为:当你感到突发胸闷、气促、心悸、恶心、呕吐、牙痛、肩痛、上腹痛等症状,不能用其它原因来解释时,这可能与你的心脏健康有关,请立即寻求治疗。(张君戎) -------------------------------------------------------------------------------- 姓名:张君戎时间:2007-11-15 邮件: 《怎样做好冠心病的防治(十四)》 ——防治冠心病减少心脏猝死的发生 据统计,在美国每年发生的心脏猝死人数为30多万,50%的冠心病患者死亡原因是心脏猝死,并且也是最难防止的人类死亡。 近年来,心脏猝死的首位病因是冠心病(主要是心肌梗塞等),所以如果降低了冠心病的发病率,就可以很大程度的减少心脏猝死。对于目前还不知道自己是否患有冠心病的人群,预防冠心病就尤其重要。 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心肌梗塞可以用九种危险因素来概括,例如吸烟、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腹部肥胖、精神紧张、每日蔬菜和水果摄入不足、每天缺少运动和过度饮酒等。若控制好这些危险因素,就可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从而对于减少心脏猝死有着重要意义。 而对于冠心病患者或者平时健康的人们,若突然出现心血管临床症状(如胸痛、胸闷、晕厥等),应尽快到医院做常规心电图、连续监测心电图、运动负荷心电图等检查。尤其是要做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现代临床医学对冠心病的诊断,做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最佳检查手段。 在临床中有相当一部份冠心病患者,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心电图检查也无异常改变,但是冠状动脉已有了严重病变。例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做运动负荷心电图检查时没有发现问题,但是做冠状动脉造影却发现冠心病已相当严重,最终克林顿只好接受了心脏外科搭桥手术治疗。 我国相声大师马季,也是因为突发心肌梗塞而猝死。侯耀文发病前已经检查出血脂增高,但是由于平时没有注意防治,然而却突发心脏猝死,教训深刻!因此,我们对心脏猝死的危险因素要有充分认识,要重点防治引起心脏猝死的病因和诱因(如冠心病等)。笔者建议:将你的心脏健康保健,交给你信赖的医生和医院比较妥当。(张君戎) -------------------------------------------------------------------------------- 姓名:张君戎时间:2007-11-15 邮件: 《怎样做好冠心病的防治(十五)》 ——不良生活习惯会诱发冠心病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统计数据表明,人类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在急剧上升,而且呈现明显的低年龄化趋势,其罪魁祸首往往是不良生活习惯所致。 常见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如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生活无规律等。以及诱发冠心病发作的危险因素,如暴饮暴食、超负荷的体力劳动、情绪激动和精神紧张等。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和危险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冠心病的发生甚至病情加重。 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就曾遇到过数例因暴饮暴食而致心肌梗塞的病例。通常人进食后为了充分消化食物,人体的血液会重新分布,主要向胃肠道器官组织分流,其它器官组织的血液会相对减少,外周血管阻力会降低,血压也可能会下降。如果暴饮暴食可引起血压下降更甚,影响冠状动脉供血从而引起冠心病的发作。 在平时人们超负荷的体力劳动以及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等,都会使心脏的心肌耗氧量增加,加重心脏的负担和影响冠状动脉的供血等,使其不能正常的向心肌供应足够的血液,而引发冠心病的发作。 对于健康的人们或冠心病患者,平时要尽量避免这些危险因素,要消除人们的不良生活习惯。例如合理健康的饮食、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理心态平衡等,都会使冠心病的发作和发病率降低,并且有助于心脏保持健康。如果你的心脏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适,这时不妨去请有经验的医生为你诊治。(张君戎)

[上一篇] | [下一篇] [返回标题列表]
版权所有©朱軾医生   设计制作:彩程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1028649号   
您是第5189458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