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在脑血管病变或血流障碍基础上发生的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障碍,可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 •脑卒中致残率很高,在存活的脑卒中患者中,约有3/4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其中重度致残者约占40%,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招可判断是否中风 •一是对着镜子微笑一下,看两边的嘴角是否不对称。 •二是平举双手,看10秒钟之内是否有一边手臂控制不住往下坠落。 •三是说一句比较复杂的话,看是否不能说,或者含混不清。
•这三个问题中,只要有一个是肯定答案,很有可能就是发生了脑卒中。 •需要提醒的是,发现家人中风后,不要喂给任何药物,因为普通人很难辨别发病原因,服药不当反而加重病情。 •另一方面,服药时需要饮水,容易造成误吸和呛咳,造成肺部感染,而肺部感染是导致脑卒中病人死亡的第一大原因。 •时间就是生命。脑卒中发病后能否及时送到医院进行救治,是能否达到最好救治效果的关键。缺血性脑卒中成功救治的时间窗非常短暂(3~6h) •脑卒中的常见症状及特点:(1)症状突然发生;(2)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沉重或麻木;(3)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4)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5)双眼向一侧凝视;(6)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7)视物旋转或平衡障碍;(8)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9)上述症状伴意识障碍或抽搐。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其干预管理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为可干预和不可干预两种。年龄、性别、种族、家族遗传属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其干预管理 高血压 糖尿病 血脂异常 颈动脉狭窄 肥胖 缺乏体育运动 代谢综合征 心脏病 吸烟 饮酒 饮食不合理 情志调护 其他可能危险因素
高血压 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控制高血压可以明显减少脑卒中,同时也有助于减少其他靶器官损害。提高对血压的自我知晓程度,合理用药,规律测量血压,按时随诊,及时调整用药,直至达到目标血压水平。一般需长期服药,不能随意停药。很多基层医院患者服药依从性差,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糖尿病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脑卒中的病情轻重和预后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及病情控制程度有关,因此应重视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必要时可通过控制饮食、口服降糖药物或使用胰岛素控制高血糖,注意监测尿糖、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
原文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