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说明:注册并填写您的真实信息,能够帮助医生跟踪了解您的病情,并对预防和治疗提供更有效的建议

hi
清理了 垃圾留言, 升级了验证码规则。
大家好
大家好,祝节日快乐
朱叔叔,您好!张璞
各位同仁: 我新創作了一个电视剧夲在我个人博客上http://blog.sina.com.cn/zhushi1948 .如有意拍摄者可与我联系. 成都市第-人民医院 朱 轼主任医师联系方式 zhushi48@tom.com
大家好
各位同道.同学;你们好' 近来网站管理系统有错,无法上传文章,请大家见谅. 朱 轼 6.29
大家好
>>我要留言<<
您所在的位置->心血管疾病->详细内容
心血管病急救你会用药吗?
发布日期:2010-12-14     信息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5385 次

向大家推荐一篇发表于《健康报》的文章:心血管病急救你会用药吗?



江苏省如东县人民医院 顾小卫用药如用兵。



      对心血管急症用药总结反思,有益于我们今后的工作。



      心肺复苏 根据2010年ACC/AHA心肺复苏指南,心脏骤停后用药主要是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和胺腆酮,而异丙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并非常规用药;同时,该指南不再建议在治疗无脉性心电活动/心搏停止时常规地使用阿托品。对呼吸复苏应采用开放气道、提供通气或找到气囊面罩,以进行人工呼吸的策略,而不是“呼三联”。



     根据2008年国内胺碘酮应用指南,对心源性猝死抢救成功的患者,应从基础心脏病出发,给予胺碘酮和/或β阻滞剂二级预防治疗。关于复苏后溶栓的问题,国内2008年溶栓治疗指南指出,心肺复苏时间<20分钟的非创伤性心肺复苏,并非溶栓禁忌症。



     主动脉夹层 对合并血压增高的患者,治疗首选β阻滞剂。如单独使用血管扩张剂,可反射性地引起心动过速,增加dp/dt,导致夹层加重。



      急性肺栓塞 在使用尿激酶溶栓方案时,国内指南推荐了12小时及两小时两种方案。对此,有专家提出可以快速滴注尿激酶,不必拘泥于两小时。在抗凝治疗中,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使用尿激酶溶栓期间勿同时使用肝素。 2、对于大面积肺栓塞和严重肾功能不全者,推荐使用普通肝素。 3、根据基础病因和危险因素,决定个体化抗凝治疗的疗程。 ST段抬高心梗 结合2008年国内溶栓指南,使用尿激酶应主要注意以下问题: 1、争取在急诊室就地溶栓,甚至在救护车内开始溶栓治疗。 2、尿激酶的使用剂量应个体化。 3、溶栓后12小时再使用低分子肝素,同时注意剂量的个体化。



     高血压急症 在高血压急症处理时,不宜使用硝苯地平含服或静脉推注速尿。前者降压幅度不可预测,后者导致血容量减少,可反射性地兴奋交感神经,导致血压进一步增高。



     急性左心衰竭 急性左心衰的用药,随基础心脏病和血流动力学的不同因人而异,只有对此进行个体化分析,才能作出个体化治疗决策。根据2008年ESC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用药策略应该是扩血管、利尿、强心。在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的使用剂量上,2005年ESC急性心力衰竭指南推荐使用小剂量利尿剂和大剂量血管扩张剂。从患者实际的前、后负荷谁增高出发,选用血管扩张剂。使用时,要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对没有禁忌症的患者,要敢于在发病早期使用吗啡;对急性左心衰和支气管哮喘鉴别不清时,2005年ESC急性心力衰竭指南推荐使用β2兴奋剂,而不是氨茶碱。



     心房颤动 在复律方面,要分清控制心室率的药物和具有复律作用的药物。例如,希望通过使用西地兰来复律是不对的。在控制心室律方面,对阵发性的快速性房颤,需注意病因的鉴别诊断。注意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或甲亢等深层隐患。在具体选药时,对没有禁忌症患者,首选房室结阻滞剂,而不是西地兰。在使用西地兰来控制心室率时,首剂使用两小时后,要注意是否需要追加剂量。用利多卡因来治疗房颤合并预激综合症也是容易犯的错误,利多卡因可能加速旁道的前向传导,使房颤变为室颤。



      心房扑动 经静脉推注心律平之前,如果不注意首先使用房室结阻滞剂,结果可能因为心房率减慢,房室结隐匿性传导减少,而导致心室率反而进一步增快。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根据2003年ACC/AHA/ESC室上速诊治指南,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窄ORS心动过速,首选择腺苷或ATP静脉推注。选择用ATP前,要注意患者有无支气管哮喘等禁忌症;备好除颤仪,首剂可以从6-8mg起步。



    快速室性心律失常 对室速的治疗,要结合血流动力学,基础心脏病和诱因、室速的心电图形态等个体化处理。例如,对表现为加速的室性逸搏心律的再灌注心律失常,一般无需用药处理;对左室特发性室速,首选择异搏定;对尖端扭转性室速,首选磷酸酶静脉推注,同时补钾;对室速风暴,要果断经静脉使用β阻滞剂。

[上一篇] | [下一篇] [返回标题列表]
版权所有©朱軾医生   设计制作:彩程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1028649号   
您是第5189274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