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样把握好补药的使用 |
发布日期:2007-10-17 信息来源: 作者:张君戎 浏览次数: 6228 次 |
|
怎样把握好补药的使用(五)》 ——使用中药补药的注意事项 服用中药补药后须忌饮浓茶,因为补药里的有效成分大多属于生物碱,茶叶中的鞣质遇到生物碱,往往会产生不容易溶解的沉淀物质,从而影响胃肠的正常吸收,发挥不了滋补作用。加之浓茶水的利尿作用,又会加速补药的排泄,更降低药效的功能。 还有进补期间不要进食油腻和生冷食物,以免影响补药的吸收。另外,服用人参不可同时服食萝卜、绿豆、螃蟹、海虾等,习惯上也不能与黎芦、五灵脂、莱菔子等中药同时服用,这样发挥不好人参的滋补作用。 此外,中药补药也不可久服,因为补药毕竟是药,长期服用会造成药物在体内的蓄积,反而扰乱了人体内气、血、阴、阳的平衡,容易引起不良反应。因此,在服药过程中应注意中病即止,若出现不良反应要立即停止进补,中毒严重者必须尽快就医。(张君戎) 592 张君戎 2007-10-16 0 《怎样把握好补药的使用(四)》 ——使用中药补药须因人而宜 在中药补药的使用时,必须照顾好脾胃。如果脾胃运化不利,则任何补药均起不到补的作用,还可能由于某些补药(如阿胶、熟地黄等)的滋腻、脾胃纳呆之弊,更加重脾虚的运化功能失调。 其次,补气药和补阳药的性多偏温热,若阴虚内热、肝阳上亢者要慎用。还有如果遇到外感、实热证等,一般要禁用补药,否则会导致闭门留寇之患。另外虚实夹杂者,亦不可单独使用补药,而要结合具体的病情辩证选用。 使用补药还要适应季节的变化,例如春季的气候较暖,宜用平补剂;夏季气候炎热,宜用清补剂;秋季风物干燥,宜用滋润滋养为主的调补剂;冬季气候寒冷,人体热量消耗大,冬令进补效果最佳。 特别是对一些慢性病人或体质虚弱者,在冬至前后服用一些补药,往往能收到比较好的滋补壮体疗效,并且还可避免某些补药不良反应的发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张君戎) 591 张君戎 2007-10-15 0 《怎样把握好补药的使用(三)》 ——应辩证使用中药补药 中药补药应在中医辨证的指导下使用,没有虚证就不必服用补药。否则,将会扰乱人体内气、血、阴、阳的平衡,出现新的病态情况。会对身体产生有害的影响,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不仅会浪费补药,而且还对身体有害无益。 即使是虚证,也应该分清是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还是气、血、阴、阳皆虚等,才能正确选择益气、助阳、滋阴、养血等补药。并可根据病情与其它中药配伍使用,效果会更佳。 例如补气药配伍行气药、升阳举陷药、利水渗湿药等,补血药配伍活血化瘀药、补气药等,补阴药配伍清虚热药、补血药等,补阳药配伍利水渗湿药、补阴药等。这样才能对各种虚证有针对性的治疗,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张君戎) 590 张君戎 2007-10-14 0 怎样把握好补药的使用(二) ——使用中药补药的利弊 首先,应明确任何补药都具有各自的偏性,只能适用于一定的身体情况,要熟悉补药的性能、功效和适应症等特点。在临床中常常有误认为凡补便是百利无害,特别对有补字的中药更是盲目迷信,结果适得其反,不仅起不到补的作用,而且还会补出病来。 例如人参是滋补药中的佳品,它甘、苦、微温,大补元气、补肺健脾、生津止渴、益气宁神、抗老延寿,若长期服用或剂量过大,可引起头昏、头痛、兴奋、失眠、心悸、口干舌燥、口舌生疮、便秘、流鼻血、发热和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 又如鹿茸是补精髓的良药,如果用药不当,往往会发生吐血、鼻出血、尿血、头晕、目赤、血压升高甚至中风等症状。蛤介有补肺益肾、定喘之功效,但是儿童服用可引起性早熟。牛鞭子是常用的补阳药,如果老年男性过量服用后,会导致发热、口苦、口干、便秘、流鼻血、烦燥及阳强等症状。甘草具有补脾益气的作用,长期服用可出现乏力、浮肿、高血钠、低血钾和血压升高等副作用。 补药应在中医辨证指导下使用,没有虚证就不必服用补药,否则将会扰乱人体内的气血阴阳平衡,出现新的病态情况,对身体产生有害的影响。再以人参为例,它虽然是很好的补药,但是并非人人都能服用,有些人本来身体很好,只是听说人参有滋补强壮的作用,就自己盲目服用,结果出现了不良反应,不仅浪费了补药,而且对身体有害无益。(张君戎) 589 张君戎 2007-10-14 0 《怎样把握好补药的使用(一)》 ——正确认识使用补药的意义 目前正值秋冬季节,时逢中药进补的最好时期。祖国医学很早就有虚则补之的原则,补是中医治病的方法之一,运用不同的补药来补益人体的气血阴阳,或者身体某一脏器的虚损,已是中医治病的一大特色。 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使用一些中药补药,一般可采用平补、调补、清补、强补……等方法,但是一定要忌蛮补。因为,中医早就提出过:人参可以杀人的告诫。 在临床应用中药补药时,如果用药不当为毒,正确用药才是补。所以,中药补药的使用要恰到好处,切忌不可滥用,以免伤害身体。 (张君戎) |
[上一篇] | [下一篇] [返回标题列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