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说明:注册并填写您的真实信息,能够帮助医生跟踪了解您的病情,并对预防和治疗提供更有效的建议

hi
清理了 垃圾留言, 升级了验证码规则。
大家好
大家好,祝节日快乐
朱叔叔,您好!张璞
各位同仁: 我新創作了一个电视剧夲在我个人博客上http://blog.sina.com.cn/zhushi1948 .如有意拍摄者可与我联系. 成都市第-人民医院 朱 轼主任医师联系方式 zhushi48@tom.com
大家好
各位同道.同学;你们好' 近来网站管理系统有错,无法上传文章,请大家见谅. 朱 轼 6.29
大家好
>>我要留言<<
您所在的位置->高血压知识介绍->详细内容
顽固高血压
发布日期:2006-05-12     信息来源:     作者:朱轼    浏览次数: 6166 次

1. 顽固性高血压定义和危害
顽固性高血压是指合理、足量、联合使用三类及三类以上降压药物,其中包括一种利尿剂,血压仍持续高于140/90mmHg。
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往往由于血压较高,常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引起持续加重的靶器官得损害,如心脏肥大,血管弹性降低、动脉壁增厚,肾小球硬化,最终导致出现临床症状,如脑卒中,冠心病,眼底出血,肾脏损害等。
2. 顽固性高血压原因



2.1 继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较多,包括肾实质病变、肾血管病变、肾功能不全、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其中最主要的慢性肾实质疾病。
所有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均要检测血清肌酐和肾小球滤过率,特别是肾小球滤过率的测量,它的敏感度较肌酐髙。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还应进行尿白蛋白定量检测,特别是微蛋白尿测定,因为它在高血压患者中更为常见,同时它还是预测肾脏病和心血管病预后的因素。
肾血管病变引起的高血压,往往较难发现原发病变,除非肾动脉狭窄达到一定的程度,临床查体可发现明显的体征如血管杂音,有严重的肾实质损害。如果病变较轻微或者比较隐蔽,没有临床症状则较难发现,往往要通过辅助检查如血管造影、超声来确定。




通过检测血浆醛固酮/肾素比值(ARR)就可以筛查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但ARR异常经常出现假阳性,即特异性较低,所以还需要进行一些不必要的、花费较高的其它检查。大部分患者为双侧肾上腺增生,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少数是醛固酮生成性腺瘤,最好肾上腺切除。
继发于嗜铬细胞瘤的高血压的临床表现比较有特点,典型的发作表现为阵发性血压升高伴有心动过速、面色苍白、出汗、头痛等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的表现,有的发作不典型,可以通过测量血尿中的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VMA或者影像检查找到病变来确诊,发现后手术切除。
皮质醇增多症引起的高血压漏诊率较低,因为患者有特殊的体征。主动脉狭窄者也较容易发现,往往通过查体就可以发现,如四肢血压的测量,听诊有血管杂音。
2.2 假性顽固性髙血压
假性顽固性高血压是指诊室内测得血压高而诊室外血压正常。这类患者并非"白大衣高血压",而是有"白大衣促进"反应。80%的患者在诊所内测量血压时都会出现这种紧张反应,并往往使本已控制良好的血压升至140/90mmHg以上。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不属于顽固性高血压。但是为了提醒大家对这种情况的注意和重视,还是将它列在了顽固性高血压内。家中多次血压测量值或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可以发现假性顽固性高血压。应该鼓励更广泛地进行血压家庭测量和动态监测,以避免治疗不足或治疗过度。
2.3 精神性顽固性髙血压
精神性顽固性高血压是指由于心理、精神上的紧张或焦虑而引起血压的持续升高。有的病人情绪是外露型的,患者或者医生均可以发现心理、精神上的变化,这种患者的精神性高血压较易于发现。而有的患者长期压抑个人的情绪,医生很难发现其心理和精神的变化,甚至病人都难以察觉或者否认其心理紧张或焦虑等情况。例如过分担心自己血压控制不利、持续暴露于心脏病和脑卒中的高危风险中,可能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过度通气,甚至进一步发展为惊恐发作,并大大升高血压。药物常常难以控制血压,并且此类患者的血压波动较大,时而正常时而升高。联用а受体阻滞剂和в受体阻滞剂有效。
2.4 治疗依从性差
治疗依从性差的原因有治疗方案不方便、混乱,药物的副作用,药物的费用髙,未看懂药物说明书,患者教育工作未做好,脑器质性病变(如,记忆障碍)。半数患者在开始服药1年后对治疗方案的依从性开始下降,主要原因是患者不愿意服药或者买不起药物。
大多数具有公共医疗制度的国家都可以为患者支付所有或大部分的医疗费用,治疗方面的经济负担可能不成问题。但是在有的国家特别是欠发达国家许多人不能享受医疗保险,这样以来药费可能远远超出病人的支付能力。即使在美国,多数美国人仍然认为药物费用是个大问题。
医生方面,由于用药不足或者用药不恰当,往往会使病人产生药物治疗无效的悲观情绪或者是药物副作用使病人害怕继续服用药物,也是造成病人依从性差的原因。所以要求强调治疗要足量和合理。
2.5 其他药物的作用
最常见的是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最多见的情况是,除钙拮抗剂外,其它各类药物的降压作用都易被非甾体类抗炎药所削弱,包括阿司匹林。原因主要是前列腺素具有血管扩张和促进尿钠排泄的作用,一旦受到抑制将会造成液体储留,另外环氧化酶-2-选择性非甾体类抗炎药也存在这种现象。因此,需要止痛的患者应常规使用大剂量对乙氨基酚。如果疼痛不缓解而需加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可增加降压药物剂量,以克服这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下列药物也会引起血压的升高,具有拟交感神经活性的药物 - 鼻粘膜血管收缩剂,食欲抑制剂,可卡因,咖啡因,口服避孕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甘草(咀嚼烟草),环孢素 ,促血红细胞生成素,消胆胺,抗抑郁剂(单氨氧化酶抑制剂,三环类药物)。
2.6 降压治疗方案不合理
包括药物剂量过低、联合用药不当、选择药物不当等。剂量过低往往会达不到治疗充分降压效果。联合用药不恰当,将药理作用有重复的药物合用,既不能很好的控制血压,又增加了药物的副作用。有的药物如肼苯哒嗪失效较快,引起血压的波动较大,有的短效药物往往不能很好的控制全天血压,由于服药间隔太长而不能很好控制血压。突然停止某些药物也会引起血压的升高,如停用大剂量的в受体阻滞剂,可乐定撤药后也会引起血压的反弹。
2.7 其他
下列一些情况的存在均会影响血压的控制,吸烟,肥胖,睡眠呼吸暂停,胰岛素抵抗、酗酒,慢性疼痛,常期焦虑等。其中最为有害的是吸烟。这是由于香烟的升压效应仅持续30分钟左右,在诊所内测量血压时禁止吸烟,因此很容易忽略吸烟的问题。然而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患者,几乎总是受到烟草带来的多种不良影响,其中包括血压升高。
在工业化社会的第一世界国家,与顽固性高血压有关、增长最快的其它问题是肥胖。也许美国的情况最能说明这一点,67%的成年人体重指数在25以上。超重多发生在腹部或内脏,不仅引起高血压,而且与糖耐量异常和脂质紊乱有关,这三者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常伴随体重增长出现的还有胰岛素抵抗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它们都大大加剧了高血压严重程度。
酒精具有双刃剑效应:饮用量不多时,降低心脏病和脑卒中的危险性,而太多时将会升高血压,增加心血管病危险性。因此,应该认真记录饮酒史,建议患者饮用有利于健康的摄入量。
上述情况均是可以控制合改善的,如果超重,减轻体重。限制酒精摄入,戒烟。增加有氧运动。减少钠摄入,保持饮食中含有适量的钙和镁,减少饮食中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

[上一篇] | [下一篇] [返回标题列表]
版权所有©朱軾医生   设计制作:彩程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1028649号   
您是第5189192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