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览大盆地国家公园 ( 新修改稿 ) 一次科普之旅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朱轼 |
发布日期:2018-11-14 信息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2777 次 |
|
游览大盆地国家公园(Great Basin National Park and Lehman caves)(游记)
------一次科普之旅 朱轼
在美国科技知识的普及是很全面深入的,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博物馆、科技馆、国家级、州立甚至私人花园都是一个个科普教育基地,内容有多有少,或综合或某个专业。它们犹如散布在静谧夜空中的群星,不断向人们眨眼睛,希望人们能看见它们,探索其中的秘密,这些星星中有如北极星那样明亮耀眼的,那就是国家博物馆,如华盛顿国家宇航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你就是带上食品和饮料参观1-2天也未尽兴,最少一周时间才能满足你的求知欲,但也有小星星,他们散落在知名的星座背后,同样向人们眨眼睛
,你看到他们会产生好奇心,要去拜访,那就是一些不知名的大小博物馆或公园。
可以这样讲,每一个城市的公园,公共场所都普及科技卫生知识。在拉斯维加斯这座旅游城市也有许多博物馆、科技馆、公园、动物园,人们在参观游览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科学知识,了解了世界,认识了自然。离我们住家不远处的科技馆,定期更换不同的展览内容,上月是《拉斯维加斯形成发展之旅》,向人们讲述了这颗内华达州明珠的形成及发展过程,呼吁大家爱惜这座城市,节约用水,因为它是建在干旱少雨的沙漠地带,水尤为珍贵。这个月的展览主题又变成《数字自然和迷宫》,用各种各样的图片和电子设备向人们展示了自然界的各种图案及人们从中受到启发新建的各种各样的建筑物,什么是黄金三角,这些图案的变化都遵守一定的比例,要把这些图案描述清楚,只有用数字,所以讲数学是大自然的语言,人们应该学会学好数学。介绍光的形成和用途,特别是光的变化,哈哈镜平面镜组成的迷宫更是令人捧腹大笑不止,花了半天时间也转不出来。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美国国民的科普知识水平在全球排在前十位内。
儿子儿媳喜欢周末带上小孩及我们去爬山,参观博物馆,游公园,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
这次内华达州日(10.26)周五加上周末两天,三天小长假。他们决定去几个国家、州立公园,行程上千公里,在外住宿一个晚上。去《大盆地国家公园》就是冲着它10.26日晚上的《大盆地天文学》活动日去的。
大盆地国家公园在美国西部内华达州及犹他州交界处。占地面积200,000平方英里,内部排水,由许多小盆地组成,全年夏季干旱少雨,冬季多雪。全年开放,但参观其中的雷曼溶洞要实行预约。
出行前一天晚上(周四),我们就开始忙,儿媳准备小孩的衣服鞋袜洗漱用品,睡袋,儿子去给汽车加油,轮胎打气,上网预定旅馆、门票、导游,确定行驶路线,我们老夫妇2人忙作包子、馒头、卤肉,忙到半夜。
去大盆地国家公园前,儿子决定先绕道去一个红峡谷公园(Red rock canyon),属内华达州立公园,主要特色是那里有恐龙足迹化石,让人们去那里寻找恐龙足印。
儿子是学天文的,他与他们大学内一名地质系教授合作课题,研究行星的地质形成,对地质也感兴趣了,多次带小孩去找化石。周五早上,我们车一出繁华的拉斯维加斯就进入高速。公路笔直一条,柏油路面,无一点坑洼,车速75英里(约120公里)。车不多,有礼有序地各行其道。但两边的景色却开始变化,先是平坦的砂砾沙漠地带,沙漠中可见一两幢房屋,电线杆,移动通讯的电讯信号发射塔。愈向北部盆地开去,愈荒凉。车行一个小时仅见一辆对面开过来的皮卡车,双方司机挥挥手,以示友好。一望无垠的荒漠、荒原,浅浅的草,无一棵树,低矮的灌木丛时不时出现一次。车行了两个小时到了盆地中心,才见到十几只奶牛在草原上散步、吃草,但未见牧牛人。远处似乎有几个人影,走近一看,才是几匹野马、野驴。以往仅是从美国小说、电影中看到美国中西部的辽阔、荒凉,我这次算是亲眼所见。这块土地有些地方还是水源充沛,可供开垦的。但美国政府不开发,保持自然原生态环境,用国家公园的形式将它们保护起来。多数砂砾地带是不宜人居住的。
到了红峡谷公园,看到十多辆汽车停在露营地,不知他们是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公园无大门,也无售票处,仅露营地取水泵处有一个邮箱,要求在此露营的人在箱内取一个信封,放入5美元,并填好张贴牌放在车窗前,就可在此露营了。我们想,我们又不露营,仅是玩一玩就走了,就不用取信封了。开车不久,儿子讲,还是给5美元吧,算交门票,以利公园保护,又回过头去交了5美元。
在公园内,我们按指示牌去寻找恐龙足印化石。在一块大石板上见到四个疑是恐龙足印的化石坑,呈三角形,恐龙脚是三个脚趾。四个足印化石呈同一方向分布,每个足印相差一米多,形状不清,这个恐龙的步幅一米左右。没有旁边立的木牌提示,你还真不容易看出。我们用相机、手机拍下这化石图片。最后,我提议儿子一家四口人,一人站在一个化石坑旁,给他们一个合影。小孙女站在化石坑内,儿子要她站在外面,她就不依,又闹又跳,就是要站在里面和恐龙足印比大小。儿子就是要她站在外面,她就是不出来。我讲:“这个地方是片大石头,又无房屋、玻璃覆盖,又无围栏,风吹雨打几百万年了,她站一下又不会损坏,你就让她站嘛。”儿子讲:“人人都站在里面,时间久了,就损坏了。不行!”他一把拽起小孙女就走,合影也未照成。不用说,儿子讲的也有道理,你踩一下,他踩一下,时间久了,也就损坏了。儿子来美国十多年,尤其公共环保意识增强了。
在另外一处恐龙足印化石处,我们合影一张,那恐龙足印不大,三只脚趾印清晰可见,在旁边的展示牌告诉你这是什么样的恐龙足印,哪一年被哪一个人发现,它的意义是什么,地球的地质结构是怎样演变的。我英文不好,只看懂一个大概。儿子、儿媳、小孙子看得很仔细,边看边讨论。小孙女闹够了,也乖乖地在一旁玩石头,也不再用脚去踩化石,去比谁的脚大,谁的脚小。我环顾四周,真是穷山恶水,光秃秃的石头山,树都不长,散布一些浅浅的野草,其他都是碎石、砂砾。在中国,谁来这个鬼不下蛋的地方露营,只有爱好探险的美国人才会来。
出了红峡谷公园,为了赶在大盆地国家公园关门之前到达,我们一家人都在车上用餐,吃奶奶前一天晚上做的中式快餐:包子、馒头、卤牛肉、炒豆芽。大家吃的很高兴,胜过那汉堡包、三明治。出了高速又到州际公路,又是一片荒漠。除了公路见不到其他人工痕迹,无电线杆无电讯塔,无人无房无加油站。偶尔见到一两只野驴子在悠闲散步,这真是原生态。儿子感叹:回来不能走这条路,万一汽车中途抛锚,真是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有托路过的汽车带信到几十公里以外的镇上去,就是最快全力以赴也要两三个小时。常跑这一段路的司机可能都带有卫星电话。
汽车一路狂奔,赶在五时前十分钟到达大盆地国家公园游客中心,我们在那里预约明天的活动,主要是让小孙子拿一份参观游览手册及答卷本。在美国,每个活动中心都有免费资料供你拿,鼓励小朋友参观完后回答问卷,将问卷交到游客中心服务台处,工作人员为你打分,凭分可以领取小纪念品。城市内的活动中心还可以累积积分,换取大纪念品。
从游客中心出来,开车来到儿子网上预定的汽车旅馆。好巧呵,仅剩两个房间,刚好安顿下我们一家。把行李放好,添加上衣服,天已全黑了。到附近一家小餐厅就餐,被告知已过7时,关门了。我们只好开车到犹他州边界的一个小镇吃晚饭,给汽车加油。
去的路上,看见有人开车停在路边,从车中取出天文望远镜对着天空调试。大盆地地域辽阔,干旱少雨。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是晴天,天空无云彩,四周又无高山、森林、人工高大建筑物及人工光源干扰。深邃的天空布满繁星,各个星座闪亮登天。很适合天文爱好者作天文观察。所以,大盆地国家公园定期、不定期举办天文学活动。这个周就有一个天文学活动日。公园发给小孙孙的资料上写明,在大城市中心的夜晚你可以看见22颗星星,在小城镇可以看到893颗星星,在农村可以看到2,822颗星星,在这国家公园可以看到8,768颗星星,在最黑的时候,在最干净的天空中可以看到32,533颗星星,并问你看到多少颗星星?
我们在小镇牛仔餐厅吃饭,太耽误时间,西餐上菜不如中餐上菜来得快。一个小时出来,抬头看天空,今天是阴历九月十八,一轮明月悬挂空中,正如曹操诗句所言:“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明亮的月光将星星的光辉掩盖住了,小孙子要找的星座不见了。儿子直感叹,我们应赶在月亮升起前望天空。那时真是群星璀璨,各自向人们述说着不同的神话传说。小孙子很不高兴找不到他的星座,儿子讲:“没有办法了,只有下一次。”
晚上住的汽车旅馆,房间小,但干净整洁,设施齐全,暖气开得很旺,睡得很舒服。周六一早,我们即起来,稍作洗漱、休息,简单早餐后,即赶到游客中心,参加雷曼溶洞的组团活动。专职导游带上一个团进入溶洞参观,每人10美元导游讲解费。每天上午仅一个团,不超过20个人,进洞前强制性检查,患有白鼻综合症的人是不能进入溶洞的,因为白鼻综合症是一种影响蝙蝠的真菌病,它杀死高达90%的受感染的蝙蝠,目前,还不知道治疗的办法。雷曼溶洞形成时间与我们桂林山水中那些溶洞差不多,已有几千万年。溶洞于1885年被淘金者雷曼(Lehman)发现,此后关闭,其实,在此以前当地的印第安人就发现了这些溶洞,只不过没有记载,没有作进一步的探索。近三十年又被重新开放,用雷曼命名,这是众多山中溶洞中,仅开放的一个溶洞。洞内钟乳石保存很好,未受到人为破坏。为了不影响洞内蝙蝠等生物的生存环境,洞内仅用白炽灯光照明,不像国内为追求艺术效果,用很多彩灯。导游用手中一支三节电池的电筒光向游客指点洞内各种各样的石头。儿子讲,导游讲得很专业,讲溶洞的形成,钟乳石是由一滴一滴水中的碳酸钙形成的,小如一厘米石头,也要经过上万年的时间才能形成。动物的碳酸钙只有在动物体内形成,为骨骼或外壳的主要成分。我们在白净的海滩上抓起一把细沙,用醋一泡就起白烟了,那是沙中的碳酸钙在起化学反应。细沙实际上是海中生物的蚌壳破碎形成,这要有多少年要多少海洋生物,所以,要爱惜海滩。
同样,溶洞内钟乳石也要几十万年、几百万年、几千万年才可形成一定规模,现在这个溶洞未滴水,溶洞内钟乳石的形成活动也就停止了,人们一定要倍加爱惜,不能损坏它一点。导游边走边讲,常常驻脚讲很长一段时间,她用电筒灯光指向一些形状似人似动物的钟乳石,也可讲到像希腊神话中那个神,那个人,尤如中国的导游所讲,如八仙过海,孙悟空吃蟠桃,多数时间是严肃的地质、地理、生物话题,只可惜,我英语听力差,听不懂,听不全,需靠儿子翻译提示一两句。
在洞内参观完刚好60分钟,属于短途游览,长途要90分钟,更适合年轻人,要俯身钻小溶洞。导游是一位在校攻读博士学位的大龄女学生,她自我介绍,她十七、八岁高中毕业,做了七、八年珠宝生意赚了不少钱,她开始周游世界,她对生物学感兴趣,此后攻读生物学,她对溶洞内各种小生物又感兴趣,所以来到罗曼溶洞作志愿者,一边工作,一边作研究,美国人是凭个人兴趣做事,做科研的。
溶洞内千奇百怪的钟乳石形成的石笋、石幔、石花、石帘、石柱,在灯光的照射下呈现出美轮美奂的图像,游客们抓紧时间用手机、相机拍个不停,夫人也不断拍摄,把电都用完了,她准备回家后制作成美篇相册,供大家分享。每张照片都能引起您无限遐想。
出洞后回到游客中心,游客在外面走廊上坐下,面对广阔的大荒漠,你可以用双目望远镜细看大平原、远处的山脉。
我们坐下不久,又来了一位年轻的男性志愿者,可能又是某大学的生物学博士生,向我们介绍洞内的蝙蝠,介绍它们的生活习性,洞内生物多态性。不断从口袋中拿出大大小小的蝙蝠样本,边展示边讲解,又是一堂免费的科普教育课。
中午我们一家又在车内吃带去的食品,儿子开车带我们上山顶去看雪,爬雪山,看名山湖泊,去看那五千年的大树,到了山顶停车场,四周一片白雪,小孙子、小孙女兴奋大叫,用手捧雪,相互抛掷。他们换上雪靴,拿上登山杖爬山去了,我怕摔跤受伤影响行程,我原地看了看,在车上午睡,美美的睡了一觉,一觉醒来,他们已回来了,他们直呼好玩,好累。为了赶时间,一路小跑回来,高山缺氧的症状明显了。
3时半,我们又出发赶往下一个景点,地质考古点,去挖掘三叶虫化石片。
这个景点是儿子在网上查到的,在犹他州的一处深山沟里,那山有个断面,页岩石裸露在外面,页岩石中含有无数远古时期海洋生物的化石,最多的是三叶虫,贝壳,对地质学、古生物学感兴趣的地质科学爱好者可以去那里挖掘考古。资料显示三叶虫是距今5.6亿年前的寒武纪就出现的最有代表性的远古动物,是节肢动物的一种,全身明显分为头、胸、尾三部分,背甲坚硬,背甲为两条背沟纵向分为大致相等的三片——一个轴叶和两个肋叶,因此名为三叶虫。三叶虫在5亿~4.3亿年前发展到高峰,至2.4亿年前的二叠纪完全灭绝,前后在地球上生存了3.2亿年。三叶虫化石在地质学上很有意义,人们以找到它为荣,表示要走好远。
我们一路风尘仆仆地赶到那荒凉的地质考古点,已是5时了,那个地点被一对老夫妇从政府手中买下来,他们经营,除冬季关闭外,大半年时间对外开放,要收费,二人半天28美元,我们四个大人,两个小孩,他们仅收56美元,每人一把考古锤,小孙女也拿了一把小的考古锤,一个大塑料桶供放岩石片用的,来到现场,现场是一个大坑,岩石壁高耸,下边碎石遍地,我们去时正好有叔侄2人在那里挖掘,敲敲打打,我们也把碎石敲开,找化石。儿子用钢杆去撬动一个大岩石块下来,再去敲,老夫妇二人轮流下来给爱好者作指导,我们费劲半天未找到一块,老爷爷他随手拿起一块岩石,敲开就是一个小的海洋生物化石镶嵌在里面,我们笑他们夫妇真是点石成金。大家忙碌一阵,不知不觉就到犹他州时间6点了,我直催快走,天黑了,不然到家要半夜了。我们依依不舍离开挖掘现场,大家收集的怀疑有化石的岩石片装了一大桶,拿回家再慢慢敲打,看能否找到化石。我和老爷爷聊了几句,他们老夫妇热爱这个工作,家在邻近一个小镇子上,周三老夫妇二人开上房车到这里来,周末后,他们又开车回家,11月份天气变冷,他们就不来了,开春暖和后再来。对找到稀有化石的小朋友,他们还有奖励。这种景点,这种工作可能只有美国有,反正在中国我未听到过。
小孙子很幸运的挖出了二个小的三叶虫化石,希望他健康成长。
我们离开地质考古景点,天逐渐黑下来,绕道上高速,需多走几十公里,回家有7个小时车程。我担心儿子疲劳驾驶,开车不安全,我提议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找家汽车旅馆住下,明天再赶回去。儿子讲,这不行,明天中午小孙子要去上钢琴课,今天必须回去。我只能随他们了。中国留学生的小孩子学业也是很重的,小孙子除了一周五天上全日制美国小学,下午放学后又有一小时的中文课,晚饭后还有一个小时练琴,一周2次少林功夫课,一次美术课,周六一次奥数课,周日一次钢琴课,时常还有各种活动,课业负担不亚于国内学生,因为他们父母都是努力勤奋,学业优异才能来到美国留学,工作,所以对下一代的学习也抓得非常紧。只是可怜这些读书郎啊,小小年纪这么辛苦。
在黑夜中开车两小时上了高速,在一处高速服务区休息吃晚餐,去了两三家餐馆,都被告知过了8时已停业,找到一家快餐店,我们算是最后一位顾客,几人分食了汉堡包、薯片,八时半又上路,此后几个小时,车上的人相继入睡,我怕儿子疲劳开车走神,我一直用四川话和他聊天,他对我讲的那些陈年往事也感兴趣,对十年大学不招生不可理解。离家五十公里,汽车油箱灯亮红灯,又下高速找到加油站加了一箱油,到家是内华达州时间十二时五十分,犹他州时间已是凌时一时五十分,整整七个多小时,总算平安回家,我的心也就落地了,平安就是福。
有人问你们这次自驾游有什么体会?我回答,一是有趣,增长了许多科普知识,二是累。儿子开车累那不讲了,我们二人也感到累,带两位小孙子、小孙女远不是像国内带独生子女那么简单,独生子一个为大,以他为中心,好迁就,这里两位相差四岁的小兄妹,各自都好强,在一起亲热,友好,谦让的时候少,争东西,吵闹的时候多,哥哥用什么东西,吃什么,妹妹都要,无法调解矛盾纠纷,仅是早上起来穿衣服都要折腾半天。这次休假算是完了,下次不要走那么远。
2018,11,11.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
|
[上一篇] | [下一篇] [返回标题列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