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也是医患沟通的好平台心内科 朱轼 我们科室每个月一次的患者健康教育在医院及众多科室的支持下,已经开展了5、6年,当初由于我们科研工作的需要,组织了多次入选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初衷也仅是组织他们学习了解有关课题的事宜,提高他们的依从性。随着活动不断地深入、持久开展,我们才发现,这既是一个普及医药卫生知识的课堂,也是一个医患沟通的好平台。
病人在这里他们可以提出各种各样的关于药品的疑问,也会对医生处置方案提出质疑,这样以来,我们就知道病人想了解些什么,对医生的意见,对医院的意见,有哪些误解和曲解,我们和他们平等交流,释疑解惑,他们茅塞顿开,大有被点醒的感觉。
一位老年病人因心前区疼痛不适,经常头昏前来门诊,怀疑他因冠心病所致心律失常,导致脑缺血头昏,建议他作冠脉造影,再安起搏器。他不理解,他认为医生小病大养,有赚黑心钱之嫌,我们请他来参加患者健康教育,那个月的讲座刚好是闫主任讲“起搏器安装的适应症”,闫主任从1958年人类第一个起搏器的发明讲起,讲到现在全球每年数百万人安装起搏器,我们国家每年也以2位数的速度增长,众多的病人从中受益,寿命延长,生活质量也大大提高,旅游、生活、工作不受影响。
这位病人心中有所触动,不再骂医生了,过一段时间,他实在扛不住了,天天胸闷,心前区痛,加上反复头昏,昼夜不安,他又前来门诊,经解释,他听从医生意见住院治疗,住院中发现他确实需要安装起搏器,建议他安双腔。他听社会上的人讲,医生作的手术越大,仪器越贵医生吃的回扣越多,他又叫起穷来:“哎呀,我是退休工人,仅有那么几百块钱,医不起病,吃了药,就吃不起饭,算了算了,安个最简单的算了”。
过了几天,又是每月一次的患者健康教育,我们又请他参加,他来到学术厅看到那么多病人相互搀扶前来听课,与医生、护士那么融洽,亲切交谈,医生、护士耐心解答疑问,他很受感动。他私下和另一位安装了起搏器的病人了解行情,送了多少礼,花了多大钱,那病人讲:“礼,我们没有送,饭,我都没有请他们吃一顿。他们还每月来电话随访我”。这位病人不好多言,他还不放心,又找到我:“朱主任,你明说,安单腔还是双腔好?”我讲:“单腔便宜些,双腔贵一些,双腔是科学进步的表现,更符合我们人体生理需要,安装后人要舒服一些, 话又说回来,你安了起搏器,健康地多活10几年,多活一个月,就多拿1000多块钱退休金,两三年就把起搏器的本钱拿回来了,人还活得舒服。”他听我讲后,也感到有理,心里踏实了。
第二天,他对主管医生讲,我要安最好的,钱多钱少不在乎,疙瘩解开了,他的钱也就出来了。很快,作了手术,他现在生活得很好,他表示:“你们今后举办这个讲座我还要来,一定要通知我,我还要把我们那几个钓鱼的伙伴也拖来听,医生并不是如那些人讲的那么黑。”我给他开玩笑,“我给你作那么多咨询,水都没有喝一口,国外可是1小时5-10美金哟。”他忙讲:“我请你们去钓鱼。”我说:“那就免了,下一次讲课,请你上台现身说法,讲讲与医生配合的好处,安起搏器的好处”。他一口答应:“没得问题,我要把你们医生、护士、医院好好表扬一番”。
这几年的讲座,我们认识、接交了不少病友,有的坚持听讲,变成了“专家型”病人,是我们医院的忠实“粉丝”,表示要跟着我们到新医院。到了新医院,我们打算要尽快恢复健康讲座,它是一个很好的多功能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