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说明:注册并填写您的真实信息,能够帮助医生跟踪了解您的病情,并对预防和治疗提供更有效的建议

hi
清理了 垃圾留言, 升级了验证码规则。
大家好
大家好,祝节日快乐
朱叔叔,您好!张璞
各位同仁: 我新創作了一个电视剧夲在我个人博客上http://blog.sina.com.cn/zhushi1948 .如有意拍摄者可与我联系. 成都市第-人民医院 朱 轼主任医师联系方式 zhushi48@tom.com
大家好
各位同道.同学;你们好' 近来网站管理系统有错,无法上传文章,请大家见谅. 朱 轼 6.29
大家好
>>我要留言<<
您所在的位置->心血管疾病->详细内容
彩砖镶嵌的图画——谈谈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发布日期:2011-12-02     信息来源:自己制作     作者: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朱轼    浏览次数: 6530 次

彩砖镶嵌的图画 ——谈谈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从全球的健康状况来看,目前心脑血管疾病死因排在第一位,90年全球死亡5050万人,其中,缺血性心脏病630万人,脑血管病440万人,合起来1070万人,约占总死亡人数的1/5。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在我国也逐年增加,现已超过癌症、呼吸系统疾病、交通事故而跃居首位,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最常见疾病。在我国,每年死于中风的病人达100万,平均每年新发的中风病例更高达150万,其中,将近2/3会遗留下包括偏瘫、失语和记忆丧失等在内的严重后遗症。



            国家每年花在中风患者治疗和康复上的费用约118亿人民币。我们这里所谈的心血管疾病,主要是指缺血性心脏病、脑中风(包括脑梗塞、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蜘蛛网膜下腔出血)、大小动脉粥样硬化。现在发现,心血管疾病不象某些传染病,有明确的病因,如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乙脑是蚊子传播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而是有多种原因、多种生物因素参与发病。



           60年代,美国医学家将这些因素称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危险因素众多,有已确定的,有已提出的两大类。已确定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又分为两种,一种为不可改变的因素:如年龄、性别、家族史。男性≥45岁,女性≥55岁,或早发绝经而又未补充雌激素的,父母直系亲属中有早发冠心病史。可改变的因素:如吸烟、肥胖、高血压(血压≥140/90毫米汞柱)、缺少体力活动、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存在这些危险因素并不意味着因果关系,仅是作为有助于识别心血管疾病危险增加的参数。对于可改变因素现在认为应积极治疗,对未有动脉粥样硬化症的人群,防止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我们称为一级预防;已有动脉粥样硬化症,如冠心病、脑梗塞,防止再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我们称为二级预防。如高血压治疗,降低过高的血压;调脂治疗,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



       这两方面的治疗研究获得了大量的临床观察资料,已被国内外证实为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心肌梗塞、中风、心血管病死亡发生率。无论病人是否已发现心血管疾病,有无心血管病事件,均应对其动脉粥样硬化予以防治。至于吸烟者,应戒烟,肥胖者应减重,并发糖尿病者应控制好血糖,多活动,已是众人皆知的预防措施。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不断有人提出新的可能附加的危险因素,现已提出的有100余种,归纳起来有三类:一类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二类促使血栓形成的,三类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这一类实际上是对人体有益的,人们将高密度脂蛋白升高及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因素,称为负向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越提越多,各种报刊杂志推荐的防治方法,各类专家提出的防治建议,涉及的范围从咖啡、大蒜、鱼油到维生素E、钙、叶酸,从家庭到社会,从生理到心理……使人们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人们逐渐发现对一个疾病提出的学说越多,表明病因越不明确。要想对心血管疾病提出一个或几个明确、肯定的病因,这实际上办不到。这尤如用彩砖镶嵌一幅图画,单独看每块彩砖的色彩和色调都不能反映其本质,但将其放在一起则可镶嵌出一幅图画,这些因素放在一起可以确定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倾向。



     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也要从多方面入手,抓住主要的方面,从已明确的危险因素做起,长期坚持不懈,改变自己的不良生活方式,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现在尤其应广泛宣传戒烟,青少年不吸烟,中老年应戒烟为年轻人作出表率。我们东方人要保持我们自己的饮食习惯,以素食为主,饮清茶,早起早睡,饭后散步,儿孙同堂,邻里和睦相处。有高血压、糖尿病的应积极治疗,使血压控制在140/90以下,血糖以保持在7mmol/L左右为好,中老年人定期复查血脂,将高胆固醇血症控制住。对于那些待肯定的危险因素,我们只能给予关注,不必过份计较,以平静心情面对人生,用手中的画笔绘出灿烂的人生。

[上一篇] | [下一篇] [返回标题列表]
版权所有©朱軾医生   设计制作:彩程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1028649号   
您是第5189115位访客